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娱乐 > 正文

皖南一枝花 ——略谈从兴盛到衰落的广德花鼓戏剧团

作者:雷天庆 来源:原创 日期:2015/12/11 16:17:15 人气:3105  加入收藏  标签:


皖南花鼓戏是百年前先民们在清朝同治年间下江南后,由湖北民间花鼓调和河南灯曲子随移民进入皖南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而唱,后又吸收了徽剧、京剧等剧种的有益成分,逐渐发展演化而成的。兄弟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对皖南花鼓戏的发展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花鼓戏具有乡土气息,成为江南人民所喜爱的一个新型剧种。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四县,是花鼓戏生根成长的地区,花鼓戏从而发展成为安徽四大剧种之一,皖南一枝花。

早在民国初年,我县苏村乡马家冲的马开荣(外号马老四)组织了花鼓戏合义班社,人称马老四班子,1934年广德遭特大旱灾,很多艺人外出唱戏谋生,合义班一下子涌进了40余人。为找到生活出路,他们将戏班分成两个,新分出的戏班由刘来贵带领,在江苏昆山唯亭一带演出,此时有很多知名艺人前来加盟,戏唱得非常红火,班主马开荣称赞新来的艺人为戏班增添了光彩,遂为该班起名新三元花鼓戏班社。后来这些民间艺人自发地又组织了“草台班”,他们农忙种田,农闲唱戏,随着花鼓戏的成长发展,逐步演变成职业性的“四季班”的诞生。而花鼓戏所遭遇的摧残迫害也接踵而来,艺人们只能在农民的掩护下到偏僻地区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皖南花鼓戏班社演出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人们扶老携幼,翻山越岭,徒步十多里都前去观看。解放初期,文化凋零,人民迫切需要文化生活,引起了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要创建一个地方性的戏剧团,当时的政府文教科授命县文化馆承办。

广德文化馆建于1950年2月,初称广德县人民教育馆,次年改称县文化馆,馆址设在北大街。江浙各地来广演出的剧团都要经文化馆批准,才能在广德县城东风剧场演出(东门狮子桥旁)。

县文化馆接受筹建剧团任务后,于1952年8月,在文化馆正式成立“广德县花鼓戏流动班社”,该班社的前身是由潘务本、周来喜、张良谱、黄相忠、梁上魁、段家成等组成,当时属私人经营,收入折账制,按“厘头”分成,视其演出和工作能力,分别吃不同的“厘头”,最高吃“八厘”或“九厘”,学徒只吃“三厘”。

1954年6月,“班社”更名为“广德县艺锋花鼓戏剧团”,改为集体所有制,推选段家成为团长,周来喜为副团长。1960年剧团体制改为地方国营,更名为“广德县皖南花鼓戏剧团”,时有演职人员60余人。1963年5月复转为大集体性质。

皖南花鼓戏是在皖南农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望、性格气质、风格习尚的哺育下发展生长形成的。因此有粗犷、朴实、明快的风格,优美的情绪和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乡土风味。皖南花鼓戏原有147个剧目,计大戏43本,小戏104个。剧目多描写农民和农村手工业的生活气息和精神面貌,亲切朴实、通俗活泼、爱憎分明、是非清楚,对好人好事的赞扬,对坏人坏事的鞭挞和惩罚,抒情叙事均饱含泥土的芳香。因而剧团刚成立时,第一次在县城南门露天剧场(南门电影院处)演出时,群众争先恐后纷纷购票,人如潮水挤进露天剧场,售票处由一处增加到四处,首场演出传统剧《打红梅》,竟卖票2000多张,轰动全城,这充分说明了群众是非常喜爱皖南花鼓戏的。

1954年3月,我被调任县文化馆任馆长,文化馆基本上是剧团的依靠,剧团演出计划、人员思想、矛盾纠纷都向文化馆请示汇报和请求帮助,文化馆同时还担负着剧团戏改和剧目创作与整理工作。花鼓戏演员以前多是男扮女装,虽然在1953年末到1954年春吸收了耿心月、董正媚、迟秀云、曾淑景、王永明等女演员,但她们还需要有一段学习历练的过程,才能登台演出,而唱花旦的段家成(男)身体逐渐发胖,已不适合再唱花旦了。据说“四合山清水秀出美女”,会唱花鼓戏的人很多,我就和彭斯福、黄万震前往四合寻找女演员。回城路过柏垫时,柏垫正在演戏,而且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中,我们发现戏台上扮演花旦的竟是一位身段丰满、姿态俊美的女人,一打听,了解到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名张杏晖。回城的第二天上午我和郭副科长到宣传部向韩副部长请示,要求调小教张杏晖到剧团当演员。出人意料的是韩副部长竟要我俩保证“剧团不出生活作风问题”,我们回答说“我们一定加强教育,加强管理”。自此,剧团打开了男演男、女演女的新局面。

为了扶植与提高剧团的艺术水平,文化馆又派出彭斯福、戴庆荣到剧团担任导演,又招收了一批音乐工作者,组建了小型的管弦民族乐队,改变了原来的人声帮唱,丰富了花鼓戏的唱腔。

张杏晖和迟秀云是很有艺术天赋的演员,语言爽朗,唱腔甜美,眉清目秀,动作潇洒,活跃在舞台上,手眼体步,准确自如,周来喜的老生,董正媚的青衣,耿心月的武花旦,黄相忠、乔润满的小生,周月桂的小丑,还有王永明、王春兰、曾淑景扮演的角色,刻画的人物性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苏浙皖一带巡回演出时几乎场场客满,座无虚席。

1956年4月文教分开,成立教育科、文化科。中共芜湖地委组织部任命我为文化科副科长主持工作。科员有郑书琴、黄万震、陈忠全三人,文化科成立后,王乐平副政委叫我到省政府去申请建造桃州大戏院。从4月动工,11月建成,又建造了简易的演员宿舍,从此广德花鼓戏剧团才正式有了一个家,当年剧团为芜湖代表团广德队,参加了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还得了奖。8月载誉归来,我前往迎回,并合影留念。这个时期,可说是广德花鼓戏剧团自建团以来最兴盛的黄金岁月。为了加强对剧团的领导,还派田顺德同志任广德花鼓戏剧团指导员。

1958年秋,宣城地区在各县抽调了一批演员成立“芜湖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我县剧团抽调的有迟秀云、耿心月、董正媚、乔润满、祁大武等,而我已在该年3月调任中共广德县委宣传部当秘书去了。

20年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县委又任命我为文化局副局长兼剧团指导员,在此之前,剧团又先后培养和吸收了一批新鲜血液,成为艺术骨干力量,如徐爱民、赵春月、迟高平、王燕燕、张教文、郑淑萍等,黄万健为导演和舞美设计。

广德县花鼓戏剧团坚持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两为”方针,以活跃广大人民文化生活为宗旨,常年在江浙、合肥、芜湖一带巡回演出,两年后,我又兼任县文化馆长和开发太极洞去了,继任剧团指导员为徐有华。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由杨跃庭编剧的“春嫂”还被选送到首都为党的十二届代表大会演出,受到北京文艺界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安徽日报还发表了称赞的评论文章。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欣赏艺术途径的广泛,观众的减少,剧团演出收入日渐衰落,入不敷出,1986年6月经上级批准,剧团撤销。

皖南花鼓戏是皖南山水抚育成长的戏曲艺术花朵,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才获得了新生发展和提高,她在宣郎广宁土地上,有着百岁的艺术史,赢得了声誉和很高的评价,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出了贡献。

广德县花鼓戏剧团自成立,从兴盛到衰落只有34年的历史,现在剧团虽不复存在,但曾经为剧团作出贡献的广大戏曲工作者在广德文化史上应被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花鼓戏优美的曲调唱腔仍将继续在广德和皖南城乡大地上传唱,传承延续到永远。

 

编后语:经典和流行,或许正如月亮和星星,星星往往有很多,或明或灭,分不清哪颗是哪颗,但月亮永远都是月亮,即便偶尔看不到,我们心里也特别明白,它就在那里,一直都会在那里。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3935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