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宛新平:保住这方“农字号”的精神家园

作者:彭静 来源:安徽新闻 日期:2015/10/17 20:56:00 人气:34  加入收藏  标签:

  宛新平系列文章

 

 

  没有华丽酷炫的舞美,只有一串串朴实的金色稻穗;没有闪亮明星的助阵,只有一张张最普通的笑脸;没有爱恨情仇的流行金曲,只有家长里短的乡音流淌……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之际,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昨晚在“大包干”发源地滁州市唱响。这场“唱农民、唱农村、农民唱、大家唱”的大型歌会,唱的是山,唱的是水,唱的是村里人的舒心生活,唱的是田埂下辛勤劳作,唱的是新农村建设大道上的“熠熠星光”。

  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是啊,两千多年前,我们就有《诗经》唱出劳作者的喜悦和自豪:“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劳动人民的笑语悠闲,传唱至今。而千年后,农耕社会步入现代化,物质文明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这个“农字号”的精神家园,却陷入了乡村文化衰落、乡土风情的凋零和留守村民精神生活的匮乏的窘境。

  中国好声音、达人秀、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天天向上……这些耳熟能详,收视率爆表的综艺节目,谍战剧、宫斗戏、婆媳PK……这些“霸占”着各大卫视黄金时间的电视剧集,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港囧泰囧……这些影院里票房赚得钵满盆满的大片,有哪些是专门为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制作的?有哪些让我们看到农村大地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又有哪些能触动这8亿多心灵最深处,叫做“故乡”的琴弦?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看看电影听听戏,天天守台电视机”这种一成不变的文化生活,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日益上涨的文化需求,一份有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显示,79%的农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尤其是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们,在接触到城市里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多花样的精神文明生活后,对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的渴求,也更加急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经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中国农民歌会》,这档专门为农民打造,完全展现农民歌手风采的音乐节目,既满足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一座沟通留守乡村的村民和漂泊在外的游子精神世界的桥梁,更将成为基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

  在此前农民歌会比赛中,夺冠的安徽菜农选手李刘标,高音水平被誉为“乡村版帕瓦罗蒂”,天赋惊人的他却说:“不讲什么出名,我就是喜欢唱歌,晋级高兴,但卖菜才是高兴的事情。老婆一个人在家,唱完回家帮她卖菜。”对于农民来说,这种简单纯朴的生活和直截了当的快乐,与千年的《诗经》何曾相似。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的农村在不断变化,中国农民的生活也与过去截然不同,可这个“农字号”的精神家园,说起来复杂难言,实际上需要的,不过还是这八个字:充实劳动,快乐生活。

  因热爱而唱,为生活而歌,除了歌唱,这档节目也呈现了大量农村的生活状态及当地风土人情——新农村建设的硕果累累,田园生活的巨大改变,乡音乡情的原汁原味,既给予乡村留守者以信心和自豪,也为千里之外拼搏的外出者以慰藉和希望——故乡,永远是扎根于中国人血脉中,最深沉也最沸腾的力量,无论物质生活的变化有多翻天覆地,只要乡音不改,我们就能坚守属于本心的真、善、美,就能守护好这一方水土的精神田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中华民族正谱写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壮美史诗,亿万农民正在加速建设小康社会,江淮大地正涌动着创新创造创业的滚滚热潮。只有扎根于这片热土,才能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3415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