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榜样 > 正文

献身农业科研三十载、创新培育品种结硕果 ――记广德县农科所吴险峰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7/5 11:11:03 人气:58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吴险峰,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现任广德县农科所副所长。自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30多年躬耕于农业科研沃野,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在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一岗位上,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农民、农业燃烧激情,无私奉献,虽然很苦很累,但无怨无悔,一路走来,洒满了艰辛与汗水。

子承父业扎根农业科研沃土

  受父亲的深刻熏陶,耳濡目染,他打小就立下了此生的志向——子承父业,扎根基层投身于水稻育种事业。从此,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走上了一条艰辛、漫长的农业科研和农业新技术推广道路。

  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育种就是和时间赛跑,在这场赛跑中,他不敢输,不能输,输不起。因为万一有了差错,对于育种工作者来说,一错就是一年。

水稻育种又像一个万里挑一选拔赛,是从创造变异到选择变异的过程。要从近万份基础材料中择优选用,再从数以千计的创造变异中选择出优良变异,并加以固定,其难度超乎常人想象。有时付出数年艰辛,换来的却是失败,可他从未放弃过,是一种对育种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奉献精神支撑着他,勇闯一个又一个难关。(3.请说明水稻育种的意义)

水稻育种研究不同于实验室的科研,更多时候则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从整田、播种、移栽,到授粉、收获、考种,从数据记录再到数据分析,这一系列操作,有着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都必须自己一一亲自完成。不但劳累而且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尤其是水稻杂交进行人工授粉,必须要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正午进行,越是高温,越是要迎着热浪钻进试验田里。


远离亲人独自耕耘天涯海角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完成省科技攻关课题——加速水稻品种世代进程,他年复一年奔波在安徽广德与海南三亚的两个盛夏之间,进行水稻新品种的“南繁北育”。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育种效率就提高了2倍,而他一年四季都蒙受炎热难耐的夏季煎熬。其中的苦与累只有吴险峰自己知道。每年秋季,他和同事就向“候鸟”一样背着亲本种子,登上南下的火车,近一个星期的旅程,来到距三亚市20多公里的部队农场,进行水稻加代育种。不知情的人也许会以为到海南育种是一种待遇,

因为现在那里是旅游胜地,度假天堂。可知海南刚开发时环境是极其荒芜,地处赤道附近,天气又极其炎热,生活物质又极其稀少,居驻地周围更是荒凉,远离村庄,在一个被裁军后的部队猪场附近,破旧的4间瓦屋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床也只是厚薄不平的几块木板拼接而成,橱房就更简易了,几块砖石垒在一起,架空放置一个铁锅在上面便是灶台。田间地头都是杂草丛生,自己还要开荒种地,上山砍柴生火做饭,长期停电,夜晚陪伴是摇摆烛光和手电筒的散射光,真的是古时被充军或流放在海外孤岛情景再现。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多艰苦。每日披星戴月地往返于住所与试验田之间。

在南繁期间,他干着比农民更艰苦而危险的“农活”——蚊虫叮咬、蚂蟥片地、毒蛇出没、最为讨厌的是被一种南方小红蚂蚁给欺辱,咬上口那才叫痛!炎炎烈日,高强度紫外线,中午时田间经太阳照射后水温滚烫,上烤下蒸,在烂泥田从事科研操作,在田里观察水稻生长情况,一站就是5、6个小时。特别是水稻抽穗扬花时授粉工作,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腰弓背,一身泥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直到下午1、2点钟,此时,连累带饿,腿都抬不起了。

这种日子,从当年9月直到次年4月。然后,他再将“南繁”育成的种子带回到安徽广德进行“北育”再次进行整田、播种、移栽简单而繁琐的农事操作,周而复始。

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吴险峰走上育种道路的那天起直到今天,整整30余载,可他没有几个节日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尤其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别人与亲人团聚之时,而他却独自一人远在天涯海角的试验田里,或忙着栽插,或拿起铁铲田间放水除草,或观察水稻性状,记载相关试验数据,由于当时的通信条件所限,大年三十,他连家人一个问候电话都没有,只能用忘我的科研排遣远离亲人的孤独与对亲人深深的愧疚。


默默坚守三十余载结出硕果

艰辛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吴险峰先后参与承担安徽省科技攻计划多项。他还主持承担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二项,成功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

吴险峰先后参与承担安徽省科技攻计划多项。他还主持承担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二项,成功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先后参与并主持育成了“协优63”、“皖稻32”、“皖稻86”、“广两优4号”、“广粳16”、“广粳8号”等水稻品种通过审定。育成两系不育系“广选S”、“广18S”、三系不育系“广香5A”通过省级鉴定。

他所撰写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选S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水稻亚种间优势利用广系和恢复系的选育研究》、《安徽中籼稻主要产量因子结构研究》等二十余篇科研论文,先后在《杂交水稻》、《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安徽省星火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与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获安徽省科技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通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两系核不育系“广选S”获得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授权。他主持选育的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广两优4号”,在国內大面积推广种植。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省内外推广种植面积达720多万亩,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主持的“广选S及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中籼广两优4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2016年荣获安徽省科技二等奖。


孜孜以求科研脚步从未停歇

可以说,吴险峰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很高成就,年近知天命的他完全可以休息休息了。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很难慢下来,更不要说停下来。

2012年,他又开始了攻克双季晚粳不抗稻瘟病这一难题,在广德南

部山区,高温高湿高感稻瘟的区域进行耐抗稻瘟病品种自然诱发筛选。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筛选出了耐抗稻瘟病的株系群休多份,又经多年反复在稻瘟病区加压测试,成功培育出耐抗稻瘟病新品种通过省审定己有3个,分别是“广粳糥2号”、“广粳16”、“广粳8号”。

貝备“多抗”性状的“广粳16”,2017年4月通过审定,解决了常规粳稻稻瘟病抗性弱的难题,同时兼具高抗稻曲病、中抗纹枯病、早熟稳产等优点,标志着该县在粳稻育种方面再次闯出新路,继续保持省内县级农业科研领先地位。该品种在安徽当凃召开的苏皖两省大型品种推荐现场会上,得到了荃银等超大种业集团的肯定与认可,并预计三年内累计种植推广超500万亩的“大品种”。 

吴险峰的水稻科研成果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并保持省内县级农业科研领先地位。因长期以来在水稻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个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南繁先进个人” ;先后荣获“宣城市十佳科技工作者”、“宣城市好人”、“宣城市最美农技员”、“安徽好人”、“广德道德模范提名奖”、“广德县优秀职工”、“广德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6075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上一篇:没有资料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