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的音乐生活

作者:彭静 来源:广德新闻网 日期:2014/1/20 15:50:00 人气:198  加入收藏  标签:

  王邦荣

  编者按:建设文化强县,需要每个人努力奋斗,需要代代传承。我县群众文化副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退休干部王邦荣,毕生战斗在文化工作第一线,用心血和真情书写了我县文化工作拓荒者的乐章。本报特辑王邦荣的回忆录,以传导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一)

  我出生在广德县城里一个中产家庭里,抗战期间,日寇狂轰滥炸,将广德县城夷为平地,我父亲王安宇带着我母亲杨正兰、哥哥王喜和我逃难到广德乡下陈家沟。由于战乱,也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差,在我四岁时,我父亲就病故了,母亲带着我们弟兄俩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砍柴、种地和帮别人放牛,那时的我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只要看见算命的先生拉着胡琴给人家算命,我就会跟过去,无限喜爱地摸那把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胡琴。我多么想也有一把那么神奇、可以发出美妙音乐的琴啊!我凭着自己的想象找了各种我认为可以做琴的材料做了一把胡琴,但无论我怎么拉,我做的琴就是拉不响,后来才知道缺少了许多不可缺少的材料,如:马尾、松香等。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就开始对音乐着了迷。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我们全家迁回了广德县城内,我开始上学。一次,我又痴迷地听一个人吹口琴,迷醉得不行,那位我已经记不起姓名的人看我实在喜欢,竟然把口琴送给了我,从那时起,我才算真正接触到有七声音阶的乐器,能吹出《东方红》,也能吹出不少民间小调。

  在我进入广德中学学习期间,我已经是学校里的文艺活动骨干,学校里的腰鼓队、铜鼓队都有我的身影,文艺演出我更是活跃分子。学校里只要有学习风琴、二胡、笛子的机会,我都如饥似渴地前去学习;只要有老师或同学会的乐器,我也都会虔心请教,这些活动和学习,都为我今后的音乐生活奠定了基础。

  我从广德中学毕业后,为了追求我的音乐梦,我报考了安徽省艺术学校,由于我从来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当时报考该校的学生又特别多,我落榜了。

   1957年底我在广德县城厢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二)

  1958年,广德县成立了文工团,县里把我调入该团,1958年12月1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是我走上文化艺术道路的第一天。那天我离开城厢小学,学校为我开了欢送会,我的学生们把我送到文工团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份师生情我至今难忘!

  当时团里的演职人员大多是小学毕业、甚至没有读过书的青少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他们上文化课、教他们唱歌和练声。

  当时县里对我们团非常重视,给团里添置了服装、道具、乐器等,最让我高兴的是县里还为我们团添置了一架手风琴,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键盘乐器。各种乐器的添置让我乐不可支,我整天沉浸在各种乐器的学习中难以自拔。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深感不懂得音乐理论知识要做好音乐工作是不可能的,但当时并没有老师指导,我就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购买各种音乐理论书籍,潜心钻研。白天我积极工作,晚上回家便埋头读书。这个阶段我年纪轻、劲头足,学习了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为我今后的音乐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县文工团开始只能演出一些小型歌舞、曲艺等节目,活动的范围也仅限于县城及县内的农村。后来,我们参加了芜湖地区的几次文艺汇演,在我们文工团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演出受到了好评,县里又为我们团增添了设备,这自然让我们文工团的所有成员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们一鼓作气又排练了大型歌剧《红霞》,演出后颇受观众的喜爱。

  在不断的实践磨练后,我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我独立作曲的处女作是大型歌剧《红松林》,公演后,得到一致好评。当时团里的所有成员都身兼数职,我既当伴奏员又当演员,还兼任舞台工作人员,虽然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但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其乐无穷,每天团里总是笑声不断。

  (三)

  1960年,国家裁掉了所有的文工团,我们团也不例外,我本来应该回到教师队伍里去,但当时宣传部的领导认为我在文艺队伍更能发挥我的特长和优势,便留下我,派我去了县花鼓戏剧团,1960年10月,我正式在县剧团工作。

  当时的县花鼓戏剧团是以演出古装戏为主的,经常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我进团不久,我们就到上海大世界演出,在那里真让我大开眼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当时的二胡演奏家曾加庆演奏的是二胡独奏《山村变了样》;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演奏的是笛子独奏《喜报》,他们的演奏出神入化,我如醉如痴地聆听;他们休息时我便抓住一切机会向这些老师们请教,他们也都毫无保留地耐心向我这个小县城的文艺工作者传授知识,在上海的每一天我都有极大的收获。

  从上海回来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在上海看到那么多新颖鲜活的文艺形式和内容,我们的皖南花鼓戏却总是老一套。皖南花鼓戏是我们皖南地区的独特剧种,也是我们安徽省的四大剧种之一,当时的老艺人比较多,但演唱的曲目和唱词都比较陈旧,青年演员大都不愿接受,广大观众也觉得总是那几出戏很乏味。皖南花鼓戏必须改革!我们开始根据皖南花鼓戏唱腔着手改编大型歌舞剧《碧波红莲》,演出后受到空前欢迎。

  皖南花鼓戏在皖南及江浙一带流行近百年,不论从演出形式和唱腔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唱腔、唱词上都没有什么文字记载,更没有影像资料,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流传百年的剧目和唱腔如果不及时收集整理,可能就会失传。

  我开始大量走访花鼓戏艺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有许多是我闻所未闻的,收集整理后我又向戏剧界人士请教。其中,省黄梅剧团的时白林老师给予我大量的指导。一年后,我完成了《皖南花鼓戏唱腔浅谈》的初稿,后经有关专家的指导和领导的批准,我再次修改,1963年5月印刷成册。

  仅仅收集整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并发展。为了让皖南花鼓戏这一剧种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得到传承并发展,我们必须走改革之路。但改革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阻力首先来自那些唱了一辈子花鼓戏的老艺人们,他们说我们改变的东西四不像,坚决反对。但支持改革的也大有人在,那些年轻人积极响应,先改小戏,老艺人们接受后再改大戏。

  为了加快皖南花鼓戏的改革步伐,剧团组建了一支20余人单管制的西洋乐队,这样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加大学习力度,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此期间阅读《中国戏曲研究》《和声学》《配器法》,还认真研究了几大样板戏京剧总谱及有关戏曲音乐资料,1970年,移植了革命样板戏《龙江颂》对皖南花鼓戏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首次出现了用西洋乐器伴奏皖南花鼓戏唱腔,五线谱总谱也是在皖南花鼓戏里首次出现,对今后剧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接着按此模式又排练了大型现代戏《生命线》《磐石湾》,又排练并演出了《军民鱼水情》《新人骏马》《双换种》等小型现代戏,近在宣城、广德、郎溪,远赴苏、浙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

  (四)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我的身体极度虚弱,眼睛也出现问题,万般无奈,1974年,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县花鼓戏剧团,到县文化馆工作。文化馆的工作面对的是全县人民,为了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我们开展了各项活动。举办文学、诗歌、曲艺、音乐、美术等各种培训班,邀请各地专家到我县授课;组建各种民间剧团,如新杭黄梅戏剧团、下寺花鼓戏剧团、杨杆花鼓戏剧团、梨山花鼓戏剧团;创办杂志《演唱材料》,每月一期,发放到各个乡镇;相继在所有乡镇都组建了文化站,由这些文化站带领全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德人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致力于做好全县人民的文化工作,我坚持下乡,除了指导文化站做好工作外,我还走遍了广德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民间艺人,发现广德的民间艺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广德民歌———北乡的民歌高亢豪放;南乡的民歌细腻缠绵。经过一年多的走访、收集、整理,汇编成了《广德民歌集》。我创作的歌曲《祈求》《姑娘今日好快活》等在音乐专业杂志《乐坛》上发表,我的职称被认定为“群众文化副研究员”,我还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

  我一生最满意而且值得自豪的是我和杨耀庭同志合作,他编剧我作曲的皖南花鼓戏《春嫂》被选送到首都北京为党的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演出,这次演出是皖南花鼓戏首次在首都亮相,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了中央领导和文艺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安徽日报》等报纸都发表了评论文章,《乐坛》《安徽新戏》登载了部分唱段,中国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共2100套向全国及港澳台及新加坡地区发行。

  1982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入县文化局,后担任文化股长。县文化局是以文化艺术管理工作为主,由于工作性质变动,工作量变大了,工作方向和重点也不同了,我的音乐学习和创作也停了整整一年。1983年,宣城地区每两年举办一次《宣州之声》音乐会,而且要求必须是原创作品参加,这样,我们一大批音乐工作者、爱好者都欢欣雀跃,我们积极组织创作班子、演出班子,每届都有一定数量的文艺节目参赛,多次获得名次,我和欧阳英雄同志合作的《太极洞之歌》还获得过作曲一等奖。

  (五)

  人的一生很短,我有幸有一位特别伟大的母亲,在战乱年代,不仅养活了我,还节衣缩食供我读书,使我能走上文化工作的道路;我有幸遇到过许多无私帮助过我的人,他们在我困顿时、迷茫时给我援助;我有幸娶到一位贤惠、能干的妻子,为我养育三个孩子,把我的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解除我工作的后顾之忧;我有幸遇到能看到我长处,积极支持我工作的领导。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支持、鼓励我的人,我才能为我县的文化工作作出一点贡献,在此说一声:谢谢!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11817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