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心中的“小康”中国

作者:陈蔓 来源:广德新闻网 日期:2013/4/28 16:09:00 人气:79  加入收藏  标签: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在西汉的《礼记》中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代名词。几千年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似乎全世界都在好奇中国人的“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模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对“小康”的内涵定义也深化了,除了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还需要可靠的社会保障,需要社会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美丽中国”。

  无论是过去的“SARS”、汶川地震还是现在的“H7N9”、雅安地震,对我们的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生活的信心。食、住、行、就业、医疗、教育等,无一不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全覆盖、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才能令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历史发展,才能实现“小康”蓝图里描绘的“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人民的幸福指数往往不是跟着GDP上升,而是随着国家带给人民的“安全感”攀升。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将人推向幸福之路。当“最美”这个词热在我们心中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如果社会道德体系滑坡,社会核心价值观缺失,我们构建的家园就是没有灵魂的。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便是社会诚信大裂痕的证据。无论是食品药品安全还是其他产品的安全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人民享受着高质量生活的社会,而社会公共道德就是维护这种质量的卫士。

  雅安地震中,我们看到军民同心共渡难关,也看到一些人利用灾民恐慌担忧的心理,实施诈骗行为,看到不少群众对红十字会募捐的抵触行为。我们很难理解那些利用人伦情理来诈骗受灾群众的钱,也不能理解那些贪污用来救苦救难的善款之人。只有牢筑道德的大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温暖人心,真正的小康社会必定是沐浴在道德的春天里。

  建设生态文明,抢占绿色发展的制高点,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共筑“美丽中国”成为国人当下新鲜的追求,因为我们开始懂得尊重、维护自然生态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不久前黄浦江上游“死猪污染”事件曝光,我们的民众、媒体反应都很强烈。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早已成为国人共识,可依然还有很多人无视环境承载的生态效益,肆意破坏。思想植入、权力威慑、全民监督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守住我们的绿色家园。深化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建设“美丽中国”势在必行,因为只有绿色文明才能带领我们的国家迎来全面小康。

  到2020年的时候,我已经步入而立之年,我们的国家也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相信那时的我们仍将戮力同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10709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