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63-602257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德传媒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文化惠民提升生活

作者:彭静 来源:广德新闻网 日期:2013/10/31 15:37:00 人气:55  加入收藏  标签:

  县委党校张海涛

  文化是灵魂,是美好乡村建设丰富的内涵之一,内在美的具体体现。美好乡村不能没有文化建设,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现代文明,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文化惠民丰富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丰衣足食,更多的是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渴求,对创业发展致富门路的渴望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创建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文化乐园,满足广大农民的发展需要,是当务之急。

  1.活动引领。乡、村两级要协调配合,创造条件发掘、组织有特长的民间艺人、文化人,开展写字作画、读书念报、排舞唱戏等活动,引导农民健康生活,譬如卢村唐流村的表演队,经常为村民表演活动,还多次参加县、乡的文艺汇演等;编写贴近农民生活的小品,把农民的真实生活融入剧本,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农民文化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和提升;有意识地培育地方文艺骨干,促进基层区域文化队伍建设,让这些地方能人在老百姓的掌声中脱颖而出;同时可以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保持和扩大民间广场舞的活跃度,促进全民健身。赵本山的《红高粱模特队》虽然是小品,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2.开办农民书屋,建设村级小小图书报刊阅览室,给老百姓搭建一个获取知识的平台,让老百姓通过书屋了解时政大事、国际要闻,学习更多的农村实用技术,培养更多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创业思路,转变思想观念。

  3.建立乡、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库。老百姓可以通过资源库,知晓农事,了解乡、村里的阶段性工作安排和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了解现代网络知识,而且通过上网学习、沟通,查询更多利于发展创业的信息,指导自己的创业实践。

  4.建设农民活动室。桃溪河畔,林荫道旁,有不大的三间平房,这就是宏霞村的老同志活动室。我们进去的时候,有很多同志在里面下棋、玩牌、谈心。墙上张贴着村规民约、规章制度、四合的传说典故和村干部的工作分工等,这个活动室面积不大,几张简单的桌椅,但却是宏霞村老同志的集聚地,他们在里面谈天说地,任意驰骋古今中外,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落得放松心情。既交换了信息、交流了思想,又和谐了邻里关系。在驻村农民逐步老龄化的今天,给老人一方活动的净土,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又能让他们外出务工的儿女安心地工作。还有如卢村唐流村先后成立了两个老年协会,并获得国家级老年协会“先进单位”称号。

  总之,围绕农村生活,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老百姓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唤起现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提供了丰富充实的人文环境。

  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着巨大的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地方民俗。建设美好乡村,深入挖掘带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使农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1.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生成的,是地域的乡村文化的浓缩,具有极大的沉淀性,极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农民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凝聚人才等方面具有超强的磁石效应。譬如四合的“火狮子”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对幸福的向往,也寄予着除害消灾的寄托;“地花鼓”插科打诨,即兴创作随口说唱的特点,无需刻意去准备,就能达到与观众交流、沟通的目的。还有龙灯、旱船、土著文化等具有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都应该给予很好的文化整合和文化保护,进而推动其发展。

  2.历史文化。重视和培育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历史文脉,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发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村都有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迹,譬如张渤治水、岳飞抗金、宗祠民居、英烈故事,还有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刹等,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已遭破坏,有的正在修复。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这些历史文化,并加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记得县教委在三年前曾经组织编写了一本广德县乡土教材《我爱我的家乡》,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热爱家乡教育的必修课程,应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搜集再完整一些,内容再详细一些,分类再全面一些,普及再宽广一些,让广大的农民都能了解家乡的历史,岂不更好。县委、县政府能否继续组织精兵强将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呢?各乡镇、村能否自觉地搜集整理地方的相关资料,印发给老百姓呢?把广德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给人民!只有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不断地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也才能更好地向外推介,促进经济发展。

  3.自然文化。尊重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在调研中,我们走进宏霞村,就像走进桃源。桃溪弯弯,清流潺潺,垂柳依依,更有羊肠石径傍于水岸,可行可栖,清幽静谧;灵山七十二景之一的十三踏,亭渠相伴。广德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还自然以本来,使传统的村落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焕发新的光彩。

  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是美好乡村文化内涵的体现,怎样使农民能有以家乡的过去为骄傲、以家乡的现在为自豪、以家乡的明天为幸福,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网址:http://www.gdnews.gov.cn/show.asp?id=1149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扫描访问新闻网微博
扫描关注新闻网微信


版权所有 ©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网站备案:皖ICP备14013238号-1
办公地址: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8楼 电话:0563-6817752 传真:0563-6038922 危害信息举报:0563-6038719 主办: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构建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法律顾问:合肥从人律师事务所
网站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